被巴菲特誉为西海岸哲学家的查理·芒格说过:“总是反过来想,我只想知道我将来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可以永远不去那里了”。《巴芒演义》百年投资大观,不仅阐述了哪些投资正道经大师们背书可以走,同等重要的是划出了价值投资的若干红线、底线,并引导我们正视之、明辨之、远离之,坚定追求财富的初心,克制迅速变富的贪婪,谨守自我认识的能力圈,保持日拱一卒的定力,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财富增长终将水到渠成。这既是一种认知,也是一种信念。透过《巴芒演义》和书房文章,慢慢读到了价值投资的四大禁区,试着逐一谈谈粗浅认识和理解。一是错判重要性禁区----为了得到对自己不重要的东西,哪能拿对自己重要的东西去冒险重要与否,人心自证,不过很少有人能够、喜欢、习惯于扪心自问,什么对自己(或企业)是重要的?什么是不能拿来交易的?什么是拿来交易就会导致内在价值降低的?书房里多次指出,看懂一家企业必须回答4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赚的是什么、靠什么绑定客户、凭什么阻挡对手、能否持续保持优势。其实,按照这个步骤作答,无论是个体投资者或企业经营者,应该都可以拈花微笑,清晰分辨孰重孰轻了。不过,错判重要性的大有人在。1975年盖可保险管理层过度关注企业规模排名,抛弃选择低风险客户、降低成本让利客户的发家秘诀,转而调低保单价格、将高风险客户纳入投保范围,致使赔偿利率上涨,引发破产清算危机(《巴芒演义》第33回)。某名酒企业也曾错判,突发奇想把“名酒”做成“民酒”,硬生生砸掉高端品牌,乱贴牌几乎又把中低端砸掉。作为个体投资者,我们除了扎硬寨打呆仗,按照上述4步学习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独特竞争力,试着分析城堡是否价值连城、公爵是否德才兼备、护城河是否宽广持续,还要预先做好3个重要性判断,即“来股市开心花钱或理性赚钱哪个重要,一夜暴富或慢慢变富哪个重要,虚拟利润与真实生命哪个重要”,避免一念之差、买椟还珠。二是预测涨跌禁区----对投资者有用的是市场先生的口袋,而不是脑袋《巴芒演义》以鲜活历史故事揭示了预测涨跌交易的本质,归纳其“精髓”可以看作3步走,把握宏观经济、判断市场走向,图表技术分析、预测价格走势,顺势择时操作、实现高抛低吸,然后,就可以稳稳走向自我毁灭的结局了。期间市场先生越是错误重奖,越是可能在为更大悲剧积蓄能量。历史上不乏试图探寻股价波动规律的天才,牛顿、凯恩斯、香农,以及因趋势投资搅动一时风云的豪客,利弗莫尔、蔡至勇,更不用说成功封神的大佬,在股市大崩溃前抛出的人----巴鲁克,最后的投机家----是川银藏。顶尖学者们的研究和经历表明,依靠宏观经济周期赚钱、预测短期股价波动如水中月镜中花。但这种科学认证并没有让大多数人清醒,“大作手”和“神秘中国佬”的结局也没能吓退三军,少数幸存者的传说引诱着、鼓励着韭菜们慷慨赴死。巴菲特说:“如果大家关注的只是资产价格的短期变化,那么就是投机。投机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我知道我自己做不到能一直成功地投机,我也怀疑那些声称自己可以持续投机成功的人”。对于一个现代人,初入股市鲜有自认为智商超群、所向睥睨的,但都是有着强烈赚钱欲望的,很多还有着一点或多或少、有意或无意的自命不凡,加上市场先生的恶意奖赏,自认为或笃定他人掌握了某种预测价格的秘诀,顺理成章做上了弄潮涨跌的白日梦,退潮之后才发现赤身裸体拍在沙滩上。作为理性投资者,比获取涨停代码更重要的,是首先严肃自我审视,够不够聪明、够不够幸运、够不够份量?是否能够算准K线趋势、能够每次买底卖顶、能够获取内部信息?不够?不能?那就放弃宏观、趋势、择时,放弃与市场先生共舞,专心看待企业的获利能力就好。三是追逐风口禁区----投资者并不需要赚光所有的钱,我要找的是已经被历史证明了很能赚钱,且未来还将持续赚钱的企业风口,是被资本过度炒作的市场新需求,像飓风一样猛烈而短暂。风起时,好坏企业一起乘风而上,若是风停之前能插上翅膀,兴许可以借机冲上云端,否则只能急速坠地、结局凄惨。风口的吸引力来自暴富神话,蔡至勇乘风大笔买卖、快进快出、波段炒作,1959年、1960年、1961年富达资本投资收益率都超过了50%,远超同期道琼斯指数涨幅(分别是20%、-6.2%、22.4%),近乎巴菲特同期投资业绩的两倍(分别是25.9%、22.8%、45.9%),1965年蔡至勇管理基金规模突破10亿美元,而巴菲特同期只有3700万美元(《巴芒演义》第17回)。投资风口本质上也可以看作是互掏腰包,要么企业成功掏了风险投资人的,借机迅速壮大;要么不同风险投资人互掏,资产经过新潮包装转手卖个好身价;要么企业成功IPO,顺利掏走众韭菜们的钱包。作为个体投资者,需不需要关注风口?巴菲特说,我从那些简单的产品中寻找好生意,像甲骨文、莲花、微软这些公司,我搞不懂他们的护城河十年之后会怎样,比尔·盖茨是我遇到的最棒的商业奇才,微软也拥有巨大的领先优势,但我真是不知道微软十年后会怎样,无法确切知道微软的竞争对手十年后会怎样。All cash is equal,投资5G概念、大数据中心,相比卖酒、卖酱油,赚的并非更高贵、更容易,恰恰相反,因为更难看得懂所以更难真的赚到钱。书房教会我们,投资的正确的思维流程是“我能做出估值的企业有A、B、C……X,目前他们当中谁的市值跌到买点了?已经涨到卖点的企业有谁?”并非埋伏下个风口、紧盯下个题材,等等。四是瞅傻子禁区----别瞅傻子,更别做傻子巴菲特说,对我而言,股市只是一个观察愚蠢行为的地方;不介意买入股票后股市关闭,即使明天关闭,投资决策仍然不受影响。《巴芒演义》第42回里,老唐对农地案例进行了极浅显易懂又深邃精要的解读,总结了价值投资的六字真经----别瞅傻子,瞅地。读完反思,作为一个曾经的傻子,自我剖析感到:傻子的傻,一不在于不看企业,只是不真看。实时关注各类传闻消息对股价的影响,以企业最新公告和研报预测看是否超预期,以PE百分位、PB百分位看贵贱,据此作出买卖决定。但市场往往无情打脸,1929年戴维森逢高做空美国无线电公司后爆仓(《巴芒演义》第9回),以及2020年负油价奇迹,完美诠释不真看所以看不真,高估之后涨幅可能更猛,地板之下还有地下室、地下室下面还有十八层地狱。二不在于不搞估值,只是不真估。我想要一个精准计算公式,把PE、PB、PS、ROE统统都用上,遇到陌生企业就能用公式估一估,但实际却恰恰颠倒了先要看得懂才可以估值的逻辑,错判了模糊的正确与精确的错误哪个重要。估值不在于精准,先求方向的正确,《巴芒演义》里巴菲特对邓普斯特的估值“靠数手指头和脚指头的方法”、对马尔蒙的估值“仅凭马尔蒙集团的财务报表就报了价”,彼得森说:“华尔街有句老话,只要掌握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就可以在华尔街生存了”。三不在于不讲策略,只是不真讲。股价上涨时,“聪明”买入做个波段,意图等待下一个傻子接盘,结果被上一个傻子当成傻子;股价下跌时,或“果断”割肉清仓、确保他日东山再起,或越跌越买、“机智”拉低成本易于解套。凡此种种,沿着《巴芒演义》梳理的历史脉络向前追溯,竟与20世纪初美股市投机者们“顺势而为”“不要与趋势作对”并无不同。不瞅傻子,先要不做傻子,避免假看企业、假搞估值、假讲策略,但难就难在不会辩假,也难学辩假,股市投资流派很多,遇不到名师时,也学得假模假样一身假本事。能遇真价投很难,能遇唐书房更难,能勤学出师唐门难上加难,但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老师端坐书房,惊堂木一拍,曰:寻找终极智慧,弄清价投真谛,没什么难的,有此打算,就这样坚持就好了,就是只盯着真谛,不想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