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边际: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商业原则》读后感及纠错

返回首页 永远好奇的唐朝 唐书房 2020-11-01 15:09:37 👍赞 (0)
上午刚刚看完一本新书,有点儿小感想。怕拖一会儿就没兴趣码字了,所以趁热乎顺手码篇短文闲聊几句。
不开留言聊天,也就不等20:20了
书算是有点价值,但评价不是很高。感兴趣的当荐书,不感兴趣的当做老唐肉身趟雷吧 
著名的巴菲特研究专家,唯一由巴菲特共同署名出版的《巴菲特致股东信:投资者和公司高管教程》一书的作者劳伦斯.A.坎宁安,又有一本新书被引进国内,书名叫《信任边际: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商业原则》。
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如果不计书末附录的注释和索引,全书正文加序言一共也不到200页。
主要内容是谈论巴菲特在商业收购和企业管理中对“信任原则”的使用。
全书可以用三句话概括:
①巴菲特的商业收购活动中,首要的是面对信任并了解收购对象的实际控制人,或者是经过自己信任和了解的人牵线背书,否则一概不考虑洽谈收购(走不到谈论价格的环节去)。
②巴菲特对于旗下各个公司的CEO充分信任和放权,并相信“那些被充分信任的人也会回赠他人以信任”。
③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在信任边际范围内行事,所以伯克希尔.哈撒韦才能通过仅有二十余人的总部,管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同时还能让巴菲特本人保持轻松愉悦的工作状态。 
不过,可能也真是篇幅问题,事情都谈的略显轻飘。商业和生活本身恐怕都没有这么简单。
相比之下,《沃伦.巴菲特的CEO们》算是类似题材,但谈论的更深入,人物更有血有肉一些。
二者配合读,可能感触会更深刻一些。
这张照片上的两本书,是同一本书的不同译本,都在我书架上。
左边旧的这本出版于2003年,右边这本新的是去年6月出版的,内容一样。 
当然,开卷有益,阅读《信任边际》一书,也有小小收获。 
以前从多份资料上知道,巴菲特收购通用再保险,是没有提前告知芒格的。
在这本书里,第一次看到说芒格“建议放弃这次交易”。
似乎是芒格知道且反对,但巴菲特自己坚持收购,最终给自己惹了一屁股的麻烦。
另一个收获,是发现了一个自己以前没注意到的失败案例,同样也是没有和芒格商量的结果。
其他都是熟悉的内容,没太大收获——不是说不好,而是说已经是我熟知的内容,所以没有获得感
倒是天生适合做校对员,阅读过程中顺手发现几处错误
不知道书房里有没有中信出版社的朋友潜水?我分享在这里吧。下次加印时,可以修改一下。 
第9页:股东→应修正为→“董事”。
99页有两处错误。
第一处,巴菲特购买所罗门的优先股,不是产生了9%的浮盈,而是这个优先股约定年固定股息是9%
第二处,巴菲特收购斯科特.费策尔公司的价格不是3250万美元,是3.152亿美元或者3.2亿美元。
巴菲特1985年致股东信里原文这样写:“Right after yearend we acquired The ScottFetzer Company ("Scott Fetzer") of Cleveland for about $320 million. ——3.2亿美元收购了斯科特.费策尔公司。
1994年致股东信里重提这件事,原文是:We paid $315.2 million for Scott Fetzer, which at the time had $172.6 million of book value. ——3.152亿美元购买了账面净资产1.726亿美元的斯科特.费策尔公司。 
另外,169页的伯克希尔市值15万亿美元,没看明白是翻译错误,还是指巴菲特要很多很多年以后才会去世?
上下文均没有表述。困惑的原因是,目前伯克希尔市值大概在5000亿美元上下晃悠,数值差异也太大了。
另有一处无关紧要的人名音译问题:第18页谈到伯克希尔的著名个人股东名录里,有一个人名是保罗.塞缪尔森。
这个人其实就是世界著名经济学家、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经济学》教材的作者,国内通常翻译为“保罗.萨缪尔森”。

声明:该文章系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 zhicx#qq.com ,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