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复制的人生 可复制的投资 ——读《巴芒演义》的思考

返回首页 山中十年 唐书房 2021-08-15 20:21:00 👍赞 (0)
唐朝老师所著《巴芒演义——可复制的价值投资》甫一出版就购买了,但因为在公众号已经阅读过,也就一直束之高阁。
虽然唐朝老师多次对有缘人以输出倒逼输入给予引导鼓励,但无奈一个“懒”字、一个“拖”字当真是毁人不倦。
最近工作之余,稍有闲暇,读《曾国藩传》,以往也看过相关评述,多言曾国藩其人中上之资,屡被自号“今亮”的左宗棠“鄙视”,但细细读来,发现曾国藩之所以能成事,且实被左宗棠心中敬佩,有两大优点,一是勤,二是省。
自省自己,二者皆有缺。虽无意于居庙堂之高,但于己于家人皆应有所思有所为,也曾记得,唐老师曾言,《巴芒演义》乃价值投资者第一推荐书目,遂再次细细读之,比前次更有收获,记于下,常省之。
一、大神非神,实乃善于反思总结
从知道巴菲特,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高居于讲坛之上,无数真假信徒顶礼膜拜,每过一段时间,市场中也总会出现一股风潮,使巴菲特为旗帜的价值投资成为时髦,然诸多人或行投机之实也未可知。
看巴神视频访谈节目,白发苍颜下,镜框之后双眼澄明深邃,智慧箴言层出,睿智对答如流,敬仰之情不禁如滔滔江水。
读了《巴芒演义》才知道,这位大神,也是人,也有过着迷于赚钱而差点成了“问题少年”的经历,也有初入上流社会而坐立不宁、局促不安,也有乐极生悲陷入再保险的泥潭,也有因好友凯撒琳夫人过世而悲伤至极、痛哭流涕。
唐朝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智慧有头脑、会犯错会认输、曾受挫折萌退意的巴菲特,从一次一次的交易和谈话中,抽丝剥茧详述了一代投资大师的成长之路。
这样一个真正的人的经历与成长,而非神的与生俱来的伟大,更使人敬佩不已,也使我们鼓起模仿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在巴菲特的成长成功之路上,我们经常看到巴菲特对自己毫不留情的反思和认错,这一点,与曾国藩何其相似。正是这种反思精神,才使得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不断进化,继而成就现今的庞大伯克希尔帝国。
巴菲特说,是芒格促使他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从猿进化成了人。然而,倘若巴菲特自己不反思、不琢磨,即使芒格天天在耳边念叨,又有何用?外因终归要通过内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正如巴菲特经常引用的凯恩斯名言:“困难不在于想出新主意,而在于摆脱旧观念”。而这,归根结底,需要对自己始终保持诚实。
对于许多普通人而言,首先需要摆脱的旧观念,我觉得就是投资股票是风险极大的。
事实上,在《长线投资法宝》里,包括唐朝老师的《巴芒演义》《价值投资实战手册》中都多次提及,股票持有的期限与风险成反比,炒股票才是高风险,当你手中持有的不是股,而是权证,特别是长期稳定创造现金流的权证时,风险何在?
除非你把市场的波动作为风险。但那其实不是风险,而是市场先生给你的机会,当然所投资企业的价值发生了剧烈变化另说。下面再具体讲。
二、大道同归,价值才是大厦基石
在价值投资这棵参天大树下,有不少分叉分支,有的粗(名声大),有的细(闷声发财),但并不妨碍他们都郁郁葱葱,这些分叉分支共同构成了这棵大树的茂密枝叶。
如施洛斯的捡烟蒂投资、如费雪的成长股投资,甚至如现代宏观经济学开派祖师爷凯恩斯也在屡次失败后,最终皈依价值投资大道之下。
无论是捡烟蒂,等待价值回归,还是伴随伟大企业成长,其长期获利的实质,都是企业价值的增长。
也许之前也有智者行此道,但格雷厄姆第一次用系统化的理论和实证,阐述了价格波动背后不变的真理。
何为价值?那一张张纸片背后,代表的究竟是什么?我们常说,要探寻复杂事物背后的本质。大道至简,万法归宗,这张纸片其实质就是代表了对该企业所拥有的部分所有权。
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价值就像地心引力一样,无论价格怎么跳,终究是要被拽回来的。投资,企业价值是基石,是大树之根。基石稳,大厦稳如山;树根深,哪怕风雨飘摇。
企业正常开工,车间灯火通明,工人步履匆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创造价值,但价格却上蹿下跳,每时每刻都在变,你是关注价值还是关注价格呢?
也有对价格变化高度敏感者、聪慧者,如一代传奇利弗莫尔,几次暴富,几次破产,终究绝望自戕。
学习,要向成功者学习,向有结果者学习。看谁如扫地僧一般,身怀绝世武功,却飘飘然淡然入境、超然物外?看谁潇洒行走于红尘,子孙满堂,承欢膝下,受世人尊崇,内心安稳年年?答案显而易见。
所以,你选择了什么投资方式,其实就是选择了怎么样的人生,背后,其实是你的价值观、人生观。
三、卖或不卖,即在人心更是比较
卖还是不卖,对许多投资者,包括我在内,都曾是个困惑的话题。
看了《巴芒演义》,才知道,巴老爷子也曾为此深深苦恼。卖飞的时候有,贵了没卖后悔的时候也有。
在伯克希尔2003年致股东信中,巴菲特写到:“我没有在泡沫最大的时候卖掉这些持股,实在是个严重的错误”“我当时到底在想什么,我自己也觉得非常奇怪”。
在2006年的股东大会交流环节,巴老爷子答复股东时曾说道,“你们可以责备我,因为我们没有在50倍的市盈率时卖掉它”。
我也卖飞过自己的持股,也因没有在过高估值卖出而捶胸后悔,并反问自己,究竟该卖不该卖?
有一天恍然大悟,格雷厄姆老先生早就说过啊,市场先生的出价毫无理性可言,它给你便宜你不占白不占,这是格雷厄姆《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的灵魂之一啊。
1987年,10月12日前后,巴菲特指示经纪公司将他持有的普通股,除了三只“死了都不卖”的股票,其余全部清仓。这就是最好的例证。
但市场先生的疯狂有时候会让人超乎想象,你觉得很贵的股票,卖掉以后还可能继续上涨,从心理上或者金融行为学上讲,这种痛苦甚至比实质性损失还难受。
其实,这就是投资之难,难在克服人性的贪婪和恐惧。克服这种贪婪,一是纪律,二是科学。纪律不再展开,关注唐朝老师的每周交易情况的同学都很清楚。
科学指的是什么?其实唐朝老师也多次强调到,“all cash is equal”。当你持有公司股票未来三年的预期收益率已经为负的情况下,你持有的逻辑何在呢?
卖飞持股的结果不外乎两种,一种是以更高的价格买回来,一种是以更低的价格买回来。以更低的价格无需赘言,以更高的价格买回来,必然是价格与价值基本匹配的情况下,而在此期间,你的资金在预期回报率更高的资产上实现了增值保值,不是还是占了市场先生的便宜么。当然,前提是预期回报率更高。
四、不断精进,须与智者为伍同行
纵观巴菲特的成功之路,格雷厄姆、芒格、华盛顿日报的凯撒琳夫人、古瑞恩、戴维斯以及施洛斯等等,都在其中发挥了或多或少、或重或轻的积极作用,越向前行走,朋友越多。
与之相反的华尔街中国人蔡,则在人生的路上越走越窄,最后临死之前还在打官司。
芒格说,获得一样东西最好的办法是,使你配得上它。中国人讲究因果,曾国藩喜欢相面,其背后的原因也不外乎,大家其实都喜欢和真诚、正直和善良的人打交道,一个人的行为做事最终都会一点一滴积累成为一种果。
声誉即是其中一种果,想要积累它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打碎它比打碎瓷器还容易。你的口碑声誉好,大家都愿意帮助你,你的口碑声誉差,大家都争先恐后远离你。
巴菲特之所以能几次化险为夷,若不是这些贵人朋友相助,现在的伯克希尔帝国恐怕规模会缩小不少。这种意义上讲,《巴芒演义》不仅是在说投资,更是在讲做人的道理。
另一方面,股票投资市场在欧美国家也有200多年历史了,可谓风云变幻、大师辈出,即便在我国,证券市场也成立30余年了,不少有真知、有见地的前辈们,或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或在雪球、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移动互联网平台,将真知灼见分享。
他们的成功及经历过的失败,都是我们做好投资的真实教材、有益经验。正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的更远,投资收益最终是认知的变现。
想要在投资这条道路上走得更稳更长远,就应该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自己的世界、对企业、对投资的认知水平,在探索寻找真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那么致富只不过是迟早的事而已。
感谢这个时代,感谢腾讯、雪球等,这么近距离的、高频率的让我等凡夫俗子也能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那么多聪明智慧的脑袋。如果这都不珍惜,那还能怪谁呢?

声明:该文章系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 zhicx#qq.com ,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