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的可为与不可为—《巴芒演义》读后感

返回首页 马荟 唐书房 2021-04-10 20:21:00 👍赞 (0)
选择投资这条路,在熙来攘往的各路大V中,关注到唐朝这样的领路人,实在是幸运至极。
2017年读到老唐的《手把手教你读财报》,从雪球追到唐书房。从看不懂老唐在说什么,到领悟认同他在投资、生活、人生中的至简大道。
一路追随一路成长,感恩老唐的分享,也感谢自己拥有学习改变的心态。
老唐的《巴芒演义》新书上市已经三个多月,读完两遍才动手写读后感。
不敢再拖,不然每次看到文章里老唐说:“无论是否入选,输出本身已经是对自己的巨大帮助,是非常深入的学习过程。借着这个激励,将双手放在键盘上,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机会吧!”都觉得他是在催我。
在《巴芒演义》的自序中,老唐说这是“一本用茶馆评书和章回体小说的外壳包裹着的、严肃正统的价值投资理念和实战手册”。
是的,这本书既有小说的可读性趣味性,又有大量翔实的历史数据。
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与精彩纷呈的投资案例中。老唐向我们讲述了投资中的可为与不可为。
书中将投资大师还原成普通人。告诉我们哪些经验是可以学习的,哪些错误是要避开的。
股神巴菲特最钟爱的保险业。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是好的投资行业吗?
巴菲特不但是股神,也是一位融资家,保险业零成本甚至负成本的浮存金,可供巴菲特将其配置在能够产生现金流的高回报企业上,这是伯克希尔投资帝国的终极利器。
但是老唐在巴菲特投资盖克保险案例中得出结论:“保险业相对复杂,单纯从财报数据上很难分析其未来”。
国内的保险行业,老唐写了“对保险股的思考”系列5篇文章,结论同样是:看不懂。不懂不投。
施洛斯埋头烟蒂股,一生坚守自己的能力圈,以47年年化收益率20.1%的成绩,成为世界级的投资大师。
菲特在第二次谈起指数基金时说道:“你只需要将自己限定在能力范围内就好,能力范围的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它的边界。
证券市场投资的第一要务:认识你自己。划清自己的能力圈。
不懂的标的,宁可不投,不可乱投。
深度研究白酒行业的老唐。对于白酒行业的老二五粮液深入研究之后,得出关联交易太多,失血点太多的结论。
无法令人信任的管理层。不信不投。这是投资原则的坚守。
正如巴芒演义中“来自东方的金融魔术师”蔡至勇人品耗尽终黯然离开。巴菲特帮客户赚钱兑现''善良的复利'',与优秀的人为伍,惊喜不断。
在长期资本这个案例中。这个“拥有每平方英寸智商密度高于地球上其它任何地方”的公司,因为高杠杆没能等到市场回归理性而破产。
我们用于投资的本金,必须是自己长期的至少是三到五年内不会用到的钱。老唐用他的亲身经历得到的四字真言,一再告诫我们:远离杠杆!
宏观经济学泰斗凯恩斯,这位“可能是当时全世界掌握经济数据最全面的人,几乎掌握一切外汇及大宗商品的相关细节”,依然“无法证明在不同的经济周期,借助市场的系统波动买卖股票获得盈利”。
结合最近的中美关系恶化,老唐在上周实盘周记里,套用芒格的名言调侃:“宏观是我们必须承受的,围观就是我们能做的。”
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典型案例。
巴菲特6岁起就从爷爷的杂货店买进整包的可乐拆零推销。在1986年受邀成为可口可乐的顾问,为什么在1988年才动手买入呢?
老唐:“站在巴菲特的角度反复揣摩”。读到这里,我不禁哑然失笑。
仿佛看见老唐戴着眼睛在唐书房思考:“从小喝着可乐长大,又以投资为职业,‘我’不可能不知道可口可乐是一家优秀的公司。为什么1988年才买入可乐。1988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老唐得出结论:很可能是1988年末认错的一次失败实验。顾客们强烈抵制新口味可乐,坚持喝老可乐。这让巴菲特看到了可口可乐强大的品牌护城河,于是买入。
这就是老唐解决疑问的一种方式:如果我看不懂你。我就站在你的角度去思考。
在分析企业时,老唐写道:像老板那样思考,始终站在企业经营者的角度想问题。而不是市场参与者的角度。
这是关于买入的逻辑。
面对高估的可乐,巴菲特的处理方式更另人深思。
不管是曲线减持导致的乐观收购通用再保险,还是持有“死了都不卖”。以今天的角度来看。都不是最佳方案。
1998年高估至50倍的市盈率时没有卖出。导致后来21年半的时间收益平庸而后悔。
老唐汲取了巴菲特在可口可乐的教训:没有哪一只股票值得“死了都不卖”。
他给自己的卖出标准画了一条线。优质如茅台,一旦超出50倍市盈率,卖!
最近老唐的茅台差几个点触及卖出线,评论区里很多人问为什么一定要到50倍市盈率才卖,我想应该是老唐对于价值投资的坚守。
50倍以下赚的是企业净利润增长的,看的懂的钱;50倍以上,估值与价值相背离,卖出。换入另一个未来真实收益更高的标的。
巴芒演义的结尾,老唐给我们指明了有复制价值的投资四条正道。
指数基金模式、确定机会的套利、一揽子烟蒂股模式、陪伴优质企业成长模式。
选一条适合自己的正道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是识别并坚守自己的能力圈。
最后,老唐用一个简单的农地案例,告诉我们坦然面对市场波动,用真实回报率的大小比较来估值。
巴菲特专注搭讲坛,懂平衡芒格双丰收。
一个人的投资目的是什么?是如巴菲特一样:投资--赚钱--再投资--赚更多钱......,赚到一块埋在地下室里自己永远用不上的巨型金砖。
还是像芒格一样投资赚钱的同时,照顾好家庭教育好子女,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用赚来的钱实现自己和家人的人生价值。
我想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
我的理想生活是像老唐夫妇一样,教育好孩子,做好投资。
在家过安静的生活,出门游大好河山。
有时间读书,偶尔写写文章,在浩瀚无穷的知识中体验“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
2020/07/26

声明:该文章系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 zhicx#qq.com ,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