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清“股”的价值;不预测、不期待,笑纳“票”的馈赠

返回首页 爱运动的小哈 唐书房 2022-07-20 20:22:56 👍赞 (0)
最近读了唐朝的《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第二辑),收获满满。它非常适合作为了解价值投资的“第一本书”,也适合有一定实践和体悟的人进阶。
这篇文章是对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一是回顾总结,二也是抛砖引玉,希望对价值投资感兴趣的能去阅读这本书,有所收获。
直面那些“显而易见的大问题”
查理·芒格曾经说过:“简化任务的最佳方法一般是先解决那些显而易见的大问题。”
我判断一本书是不是好书的一个心得,就是看它是否有直面所涉领域“显而易见的大问题”,并做出有理有据的回答。
以此观之,最近入手的唐朝的《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第二辑)是本好书。它清楚的抛出了投资中的一些“大问题”,并由里及表,层层递进给出答案。不仅给出答案,更重要的是一步一步展示出找到答案的推导思路。
即使你不认同他的观点,也能从这种逻辑严密的论证中,建立一种对不同投资方法的“鉴赏品味”能力,乃至形成自己的投资理念。
更为加分的是,这本书的写作方式很符合“金字塔原理”,整本书有清晰的总分结构。这既是作者投资分析、写作表达造诣的体现,也能让读者有顺滑的阅读感,清楚理解到作者的观点。
书中抛出了投资中的两个大问题——“如何面对股价波动?”和“如何估算内在价值?”。其实这两个问题得以存在,还有一个问题作为前提,那就是“为什么要选择股权投资?”。
我的读书笔记,就从这三个显而易见的大问题开始。
问题一:为什么要选择股权投资?
套用沃伦·巴菲特的定义:“投资是为了在未来更有能力消费而放弃今天的消费”。我们意图用现在的购买力去换取未来更多的购买力,想来这也是每个人对投资、对这本书感兴趣的初衷。
那么什么资产能给我们未来带来更多的购买力呢?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个问题在人类的历史中反复出现。我们不必另起炉灶、更不必有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首先应当严谨地回顾历史,了解“已发生的事实是什么”。
知其然:回溯历史,所有投资资产中,股权的长期收益率最高
实际上,这类历史研究汗牛充栋。
书中介绍了两本比较权威知名的著作——沃顿商学院西格尔教授的著作《股市长线法宝》和伦敦商学院的《投资收益百年史》。
在这两本书中,前者研究了美国1802-2012年的全部数据;后者更是将研究范围扩大到了五大洲19个能获取数据的主要国家,研究他们在1900-2012年的数据。
两项研究最终的数据结果都表明,股票的长期收益率远远超过长期国债、短期国债、黄金等投资品。
其中《投资收益百年史》还考虑到了“幸存者偏差”的问题,即股票指数会不断剔除失败者、纳入胜利者导致实际收益高估。在剔除这个影响后,结论仍然成立。
书中的内容不展开多说,感兴趣的可自行阅读。
我想以其中的一组真实数据,来做一个有趣的模拟,以此获得些启发。
上图是《股市长线法宝》中1802-2012美国各项投资收益(扣除通货膨胀)的真实数据。乍一看下来,股票6.59%的年化相比于其它投资品并没有“高出太多”。
这种感觉是忽略了复利效应(或者说“指数增长”)的威力。
不妨忽略每一年实际收益率相比于总体均值的波动,假定每一年的收益率都是均值,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长达211年的投资中,期初投入的1美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是的你没看错,年化收益率的“ 微小差异”在复利效应和时间的加持下,产生了巨大的差异。百年后的终值差异太大,以至于长期国债和黄金的曲线在图中几乎显示不出来(图中确实画了三条折线)。
为了看的更清楚,不妨每5年一个周期,我们算下具体数值——
通过数据可以看到,在指数增长的作用下,收益率的微小差距被不断放大,且越往后差距越大。
从这个两个对复利效应的数学模拟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4点启发——
  1. 持续赢的重要性远远高于一两次大赢。年化收益的微小差异,会在持续时间的加持下超出直觉的放大。持续时间这个前提不可忽略。
  2. 投资是时间的朋友;对个人来讲,投资越早开始越好,活得越长越好;对家族来讲,这也可以是一个持续数代人的事业。与投资相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投资理念的家庭教育也应战略级重视。
  3. 从一生的时间尺度看,从长期国债到股权的年化收益率“微小提升”,在年老时带来的财富值、幸福感的差异是巨大的。值得我们为之钻研。
  4. 对于缺少本金的年轻人来说,在“平坦的前半段”,工作积攒本金的速度仍然高于本金的复利收益,需要工作和投资两条腿走路,以“本金”换“时间”。而在资金的“雪球”滚到一定大小后,不再依赖工作的本金投入,也能在满足生活需求的情况下将雪球越滚越大。此时我们拥有了不工作或只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的自由。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股权投资值得关注。但更关键的问题是,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世界瞬息万变,旧的经验可能完全不适用于新的时代,无论其曾经持续多久。
只有知道结果得以出现的驱动要素,并去考察当前这些驱动要素是否仍然存在,我们才能大步前行。
知其所以然:不断进步的经济生产力,生产力中的“优等生”企业,企业中的“优等生”上市公司
企业的股权,为什么相比于其它的资产有更高的长期收益率?
投资是一个交换过程,我们用现在的购买力,去换取某个东西,希望它未来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购买力。
“更多的购买力”得以实现,通常有3种方式,一种是内在价值不变的情况下的低买高卖;另一种是内在价值的提升;还有一种是前两者的结合。
内在价值不变情况下的价格波动,主要来自于人性在贪婪和恐惧之间的摇摆。在一个长的时间尺度下,贪婪与恐惧周期性出现,整体正负相抵,不同投资品在“情绪收益”上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
这个时候长期的高收益率,只能通过内在价值提升来支撑。
内在价值提升的大背景是不断进步的经济生产力,如书中所说,
人口的增长、土地等资产的资产产出、分工的细化、科技的发展、贸易规模的扩大、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等,都在推动GDP持续增长。纵观人类发展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我们可以清楚地作出判断,除了个别极端的短暂时期,由于某些政治经济或宗教的极端情况导致人类文明和经济倒退,其他时间里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产品和服务是持续增长的。
《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第二辑)
而企业又是各种经济生产主体中的“优等生”,其在经济组织在效率上通常又高于个人、家庭或政府。
在书中老唐引用了诺贝尔奖得主、新制度经济学鼻祖罗纳德·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的观点,
由于企业这种经济组织是资本和劳动力为获取超额利润而组成的,它通过深化分工、专业化协作,以及配套对利润的激励机制和损失的惩罚机制,通常比个人、家庭或政府有更低的交易费用;因此,在现代经济中,将所有企业视为一个整体,其长期盈利能力是高于或至少不低于劳动力回报的。
更进一步,由于筛选机制和融资便利等因素,上市公司总体来说盈利能力又高于所有企业平均水平。
于是乎,我们发现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盈利水平>全社会所有企业的平均水平≥国家名义GDP增速>国家实际GDP增速。
这使得代表上市公司所有权一部分的股权,其长期收益率高于其它生产性资产和非生产性资产。
如果我们能再从上市公司中优中选优,且等待合理或偏低的价格入股,我们的财富增长速度便会超过社会平均增长速度。
回顾历史,这样的逻辑支撑着股权的长期收益率远远超出其它资产。
而审视当下,我们也并没有发现核心驱动要素发生实质变化。
选择股权投资,了解股权投资,也就成了我们要做的。
问题二:如何面对股价波动?
尽管长期看乐观与悲观正负相抵,但正如霍华德·马克斯在《周期》中所说,
“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摆动现象,是投资世界最确定的特征。投资人心理像钟摆一样,很多时间都在走极端,要么走向一个极端,要么走向另一个极端,投资人很少停留在中心点上,很少走令人幸福快乐的中庸之道。”
《周期》,霍华德·马克斯
伴随着心理的摇摆,价格也很少停留在价值中心点上,而是如钟摆一般在高估和低估间不断波动。
股价的波动不可避免,如何面对股价波动也成为了每一个投资人的必修课。
抛开纷繁芜杂的波动表象,老唐在书中带着我们追根溯源,从股票本身的定义去解答这个问题。
股票=股+票,两种属性的复合体
股票,具有“股”和“票”两种属性。
“股”代表的是企业所有权凭证,所谓“买股票就是买企业的一部分”;而“票”代表股票还是一种交易票据,和市场上其它自由交易的商品一样,其价格由短期的供求关系决定。
从“股”模式和“票”模式出发,有不同的收益模式,如下表——
在书中,老唐简要梳理了价值投资从诞生到进化各个阶段的思想。
有趣的是,这些思想恰好和怎么看待“股”属性和“票”属性有着对应关系,梳理下来颇为有趣——
那么,这些和“如何面对股价波动”有什么关系呢?
属性决定方法,从“股”和“票”属性拆解股价波动
从“股”和“票”两种属性出发,是解读股价波动的钥匙。
基于公式股价(P)=每股盈利(EPS)X 市盈率(PE),我们可以将股价拆解为“市盈率”和“每股盈利”两部分。
其中市盈率的定义就是“股价/每股盈利”。这本身有点同义反复的感觉。
之所以这么拆解,是因为“每股盈利”和“市盈率”分别是近似观测“股属性”和“票属性”的两个指标。其真实意图,是将价格波动,分为“股”和“票”两个部分的贡献,分别去解读。
它能让我们看清,价格的波动,哪部分是来自内在价值变化的贡献?哪部分是来自价值之外,市场偏好的贡献?
对于这个分析方法的具体演示,可以参考书中的案例读史可以明智——对茅台的全面回顾和展望
进一步说,基于上面的拆解,股价涨落的回溯、以及投资的获利模式,都可以归到下面这个九宫格中。
市面上数不胜数的投资流派,其实都可以按照这个九宫格进行分类。对此,书中有精彩的解读,感兴趣的可以深入阅读。
也可以参考老唐的文章你靠什么在股市生存
但我想说的是,逻辑演绎只能告诉有哪些道路,选择哪条道路则关乎自身条件和内心热望。
甚至可以说,不是我们选择了怎样的投资方法,而是怎样的投资方法选择了我们。
不同投资方法的出现在逻辑上有其必然性,被怎样的投资方法选中,其实和心中的人生愿景息息相关。
因此,在一番演绎之后,对于“如何面对股价波动”这个问题,我无法告诉你某个标准答案,只能告诉你我的选择。
我的选择:算清股的价值;不预测、不期待,笑纳票的馈赠
如果用上面的九宫格来描述,我选择投资道路位于①和②。
以合理或者偏低的价格买入优秀企业的股权,收益主要来自企业自身盈利的成长。
如果恰好碰到市场先生推高市盈率到一定程度带来的意外收获,我也会笑纳,但本身不对其抱有期待,更不会去预测。
此外,考虑到算价值这事可能会出错,我在买入时会倾向于在合理价格的基础上打一定折扣,预留“安全边际”。
对此,我将其总结为“算清股的价值;不预测、不期待,笑纳票的馈赠”。下面详细解读下这句话——
“算”清股的价值
到这里,“如何面对股价波动?”这个问题就回答完了。
书中的一张图形象的概括了它——
在股价的波动中,我们需要画出图中的三条虚线箭头,买点或合理估值之下买入,卖点之上卖出,其余位置呆坐不动。
那么这三条虚线箭头怎么画呢?这便是“如何估算内在价值”要回答的。
问题三:如何估算内在价值?
我是一年多前第一次读到这本书的第1辑,当时心中最困惑、最想弄清楚的便是估值这块的内容。
第1辑中,对这块只简单展示了基本逻辑和使用方法,远不如当前这版内容充实。
所幸作者的公众号里有不少这块的内容。
我便自己动手,写了对“老唐估值法”的理解(上)对“老唐估值法”的理解(下)
今天看了看写作日期,差不多就是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想想十分有趣。
对“老唐估值法”的理解(上)对“老唐估值法”的理解(下)这两篇文章,当时写的比较用心,也非常适合做这块的读书笔记。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阅读,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如果用一张图来概述的话,这张图其实就说清了全部内容——

我想在具体方法之上,整体谈谈我对“老唐估值法”的理解。
老唐估值法,是一种估值方法,是一种思考方式,更是规避人性弱点的投资纪律
在初次接触老唐估值法的时候,我会关注它是怎么算出来的,自己也对做一些配套的数学推导和模型乐此不疲。
而随着理解和应用的加深,我发现它更加是一种思考方式,是选择企业的“问题检查清单”。
能适用老唐估值法、能算出关键参数,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对企业商业模式的考量,如果没有这些考量,估值就会变成无意义的数字游戏。
再后来,我发现它更加是“如何面对股价波动”的心法。
在疯狂摇摆的市场中,我们也不可能不受人性中贪婪和恐惧的影响。
此时我们需要提前计算好的“价值准绳”去规范自己的行为,用行为纪律去规避人性的波动。而这也是老唐估值法的重要作用。
备注:具体方法部分详见 对“老唐估值法”的理解(上)对“老唐估值法”的理解(下)
写到这里,三个大问题基本回应完了,可以说,相比于书中的内容,这篇读书笔记挂一漏万。
我以我手写我心,它其实是对我心中问题的个性化回应。
身为读者的你,或能引起共鸣、或不以为然,甚或是嗤之以鼻,这些都不重要。
但如果你对投资感兴趣,不妨读读我推荐的这本书,在我看来,它可以作为投资入门的第一本书,理念方法详实,又有不少离我们很近的真实案例。
愿我们共同精进~

声明:该文章系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 zhicx#qq.com ,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