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书房发送“连载”可以提取全书链接合集)
1951年,巴菲特一边像干透的海绵掉进水里一样饥渴地吸收着证券分析知识,一边积极主动关注格雷厄姆-纽曼公司持有的股票,尝试去理解和模仿格雷厄姆投资的决策过程。这个过程中,他发现有一家公司,《证券分析》里没提过,看上去似乎也不符合格雷厄姆的选股标准,但不仅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下重注买入,而且还由格雷厄姆本人亲自出任董事长。这家公司名叫“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英文简称GEICO,音译为盖可保险。巴菲特查阅《穆迪手册》,发现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在1948年买下了盖可保险一半的股份,随后又将大部分股份分给了基金持有人。1951年1月一个寒冷的星期六,巴菲特坐上最早一班火车,来到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盖可保险公司总部。在这里,他将遇到一个人,一个在巴菲特投资生涯里被严重低估的高人。可以这么说,没有这位高人,巴菲特的投资道路可能完全不同,巴菲特的影响力不会有今天这么大,“价值投资”四个字也不会成为一个连投机者也喜欢贴的标签。他就是巴菲特的偶像兼导师——洛里默·戴维森,伯克希尔的庞大保险帝国萌芽于他的教导。自从我认识戴维森后,他就一直是我崇拜的偶像之一,戴维森也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
大家必须知道,如果没有戴维森在1951年那个寒冷的星期六给予我4个多小时慷慨分享,伯克希尔绝对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对于盖可保险来说,戴维森是带领公司高速成长的巨人。对我个人来说,他是我的偶像,亦师亦友。
很显然,要是没有他,我个人的一生可能要完全不同。
戴维森生于1902年,逝于1999年,享年97岁。戴维森小时候学习成绩一般,但目标清晰。大概中学的时候,就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圣地”是华尔街,目标是做一名债券推销员。1924年,22岁的戴维森如愿以偿,在他心中的“圣地”找到一份从小就梦想的职业:债券推销员。戴维森工作很努力,市场也火爆,戴维森年佣金提成甚至能达到10万美元——大约相当于2019年的146万美元或1000万元人民币。身处华尔街,诱惑多多。有钱后的戴维森,迅速和大多数人一样,开始了股票投机。1929年7月——注意这个时间——戴维森认为美国无线电公司股价严重高估,于是他做空了。很不幸,高估变成更高估,股价在戴维森做空后,继续大涨,戴维森爆仓。别忘了,那时买卖股票都只需要很少的保证金。这只神奇的美国无线电,1921年股价是2.5美元,到1928年末已经上涨到每股85美元,然而在1929年大崩溃之前竟然疯狂上涨到高达574美元/股。戴维森大约是在300至400美元之间的某处做空的。在戴维森爆仓后,你猜最终股价跌到何处?500美元附近一拆五,最终跌至2美元,相当于从574美元跌到10美元,跌幅大约98%。戴维森这段经历,正好展示了投资领域两个最应该被记住的教训——远离杠杆,不要做空——价值连城的八个字。在股市里生存,永远需要记住“市场先生是疯的,它的出价只能利用,无法预测”。在低点如此,低估之后照样可能暴跌;在高点也如此,高估之后照样可能暴涨。正如前面格雷厄姆经历过的,只要使用杠杆,就相当于将命运交给了市场上最疯和最蠢的人。出借资金的人以市价为衡量标准,要求追加保证金或要求斩仓,无论这市价是不是由疯子或傻子达成的。注意,与市价无关,仅仅与个人现金流时间跨度有关的借贷,例如消费贷、房贷、企业经营贷款等不在此列。关于做空,巴菲特曾在1980年股东大会上,阐述过自己的体会。多年来,我们曾做空过一些股票,而且有时候也进行对冲。
我们曾发现过一些规模巨大的公司诈骗行为,而且我们的判断一般都是正确的。
很不幸,判断诈骗行为能维持多久,能走多远,很难。
假如市价高估10倍的股票,继续涨到高估100倍,不管最终结局如何,在高估10倍时做空它,你只能把肠子悔青。
做空挣钱很不容易。判断高价股票“注定”会走向灾难并不难,但想依靠这个认识挣钱,太难了。
在2002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再次说起这个话题,他说:这么多年来,我和查理曾经在大约100只个股上达成一致意见,认为可以做空。
假如我们真的出手了,那么纵然我们判断都正确,我们照样已经输成穷光蛋。
泡沫是人类本性造成的。没有人知道泡沫何时破灭,或者在破灭前能涨多高。
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做空也不成功。他的配对交易成功率很高,不过,屈指可数的几笔失败,让他损失惨重。
我也有惨痛的回忆。在1954年,我做空一只股票。
我对这只股未来10年走势的判断对得不能再对,可是对这只股票10周内的走势判断错得不能再错。
这10周是我卖空的时间段,结果我的净值惨遭蒸发。
做空很难。你只能小额下注,不能把全部身家都投进去。所以,即便对了也只是捡点儿小钱。
这时的戴维森已经顾不上自己爆仓的事儿。为了控制和处理公司客户一个接一个地濒临爆仓,筋疲力尽的戴维森和同事经常熬夜到凌晨,逐个催缴保证金。刚开始,客户们收到催缴通知后,会以最快速度增加保证金,以挽救自己的账户。然而,方向错了,越努力越悲伤。每次追加后,马上就会有一半左右的客户立刻又陷入爆仓绝境。一笔逻辑错误的投资,沿着错误的方向前进时,拯救不如放弃。放弃可以规避历史成本的干扰,重新展开思考:假如我现在空仓,我会愿意现价买入这只股票吗?这是戴维森案例留给我们的第三个经验:陷入泥潭,不要急着挣扎,放弃历史成本干扰,按照一笔新交易重新思考。
盖可保险成功的秘密
销售债券的工作,需要经常去拜访各类不认识的金主。戴维森就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盖可保险的两位创始人,并给两位创始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盖可保险由利奥·古德温夫妇于1936年创立,在那之前古德温是一家保险公司的会计。
他通过大量的事故数据,发现联邦政府、州政府及市政府的雇员比普通人发生事故的概率要小很多。同时,古德温发现如果可以绕过保险代理人,为这些事故率低的驾驶员提供保险的话,每销售一份30美元的汽车保单,可以节省6到7美元。古德温寻求到银行家克莱夫·利亚的资金支持,创立了专门服务于政府雇员的保险公司:盖可保险。利亚家族出主要资本,占比75%,古德温夫妇出小额资本并作为经营者占股25%。公司主要定位就是通过直销,将低价汽车保单卖给政府官员和军人。简单地说,就相当于公务员和军人额外打七折。创业期的古德温夫妇一年工作365天,一天工作12小时,只拿微薄的薪水,想尽一切办法压缩成本。他们将省下来的成本让利给客户,并尽可能地提供高效迅速的理赔服务。这些低价优质的保单通过口碑传播,给公司带来了更多客户。盖可保险的业务逐渐扩大到全国。通过选择低风险客户及最大限度减少保险代理人,公司的利润率领先于同行。巴菲特1951年12月6日在《商业和金融年鉴》杂志上发表的荐股文章《我最喜欢的股票》显示:1949年,盖可保险的承保利润与保费之比为27.5%,同期国内全部133家同行仅有6.7%。
1950年,整个行业恶化,行业承保利润率下降到3%,同期盖可保险利润率18%。
1951年上半年,所有保险商在人身伤害险和财产损失险方面都出现了严重的亏损,
例如马萨诸塞州保险公司出现16%的亏损,新阿姆斯特丹事故险公司的亏损比例为8%,标准事故保险公司的亏损比例为9%,而盖可保险依然保持着9%的承保利润率。
1948年,利亚家族因为家庭原因考虑处置盖可保险股份。戴维森因为比较熟悉华尔街投资机构的缘故,和一位律师一起负责寻找买家。经历几次碰壁后,俩人通过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法律顾问牵线,找到格雷厄姆。格雷厄姆对这笔投资有浓厚的兴趣,最终出资71.25万美元买下了盖可保险公司50%的股份。随后格雷厄姆和纽曼一起进入董事会,由格雷厄姆担任盖可保险董事长。戴维森在这个接触过程中,深刻理解了盖可保险的核心竞争力,看到了盖可保险的发展潜力,也跳槽到盖可保险并担任公司的投资主管。巴菲特冒冒失失抵达盖可总部的那个寒冷的日子,整个公司除门卫外,就只有戴维森一个人在工作。听说来访者是董事长的学生,戴维森打算花五分钟礼貌接待一下,然后再打发走。然而,他很快发现这个年轻人是做过功课的,提出的问题都是优秀的证券分析师才能提出的,比如公司的性质,公司的竞争优势,业务模式,增长潜力,等等。戴维森不知不觉忘记了时间,连午饭都没吃,一口气从上午十一点左右聊到下午三四点钟。在绝大部分人眼里,巴菲特是位投资大师,是通过股票投资走向世界首富宝座的。但人们常常忘记了巴菲特的身份——一家保险帝国的董事长。对他而言,少有人提到的融资家身份,是其事业不可或缺的另一根支柱。巴菲特一生的事业,如果要完整表述,应该是:找到利息低廉的长期资金,然后将其配置在能够产生现金流的高回报企业上。几十年后,睿智的查理·芒格确实也这样概括了伯克希尔的生意模式:“我们就像刺猬,只会一招,就是寻找成本低于3%的浮存金,然后把它投向能产生13%回报的企业。”格雷厄姆以及费雪、芒格,推动的是巴菲特的投资能力,而戴维森在这几个小时里,给巴菲特打开的是一片寻找低息长期资金的广阔天空。首先,只针对低事故率客户群体出售保险,最大限度压缩成本,最终导致对客户的赔付及运营成本,等于甚至低于客户缴纳的保险金,实现保险业务本身的平衡甚至盈利。盖可保险通过只向政府雇员和军人直销车险做到了这一点。政府雇员和军人相对约束较多,更遵纪守法,有承担责任的能力,收入稳定、地址稳定、圈子稳定而紧密,也更倾向于快速迅捷地处理车险事宜,较少产生纠纷。其次,因为赔付低、运营费用低,在较高的利润率下,保单还可以定出低于同行的价格。低价不仅能带来客户忠实度,还能引发朋友圈口碑传颂,带来更多新客户。借助保险先收保费后发生赔付的经营特性,公司手中总是可以留存一大笔客户的资金,代价为0甚至为负——相当于全体客户作为一个整体,存钱在盖可保险,不收利息甚至倒贴保管费。事实上,未来的伯克希尔集团,吸收资金的成本长期维持在-2%以下。-2%代表全体客户将资金交给巴菲特免费使用,还要向巴菲特缴纳2%以上的保管费。但神奇的是,公司可以利用这笔资金从事投资,所获利润无须分给金钱的主人,全部归保险公司所有。这一点特性,甚至优于代客理财的基金业。基金业虽然也是使用别人的资本投资,但赚到的利润大部分要分给资本的主人。优秀保险公司的标志,是在融来低利率甚至负利率资金的同时,还能不断扩大融资规模。剩下的事情,就看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了。巴菲特的心脏怦怦怦地加速了。那一刻,他彻底明白了保险业的奥秘:免费甚至负利率的杠杆要是被一名投资高手掌控,能够带来多少利润?严格地说,此时作为董事长的格雷厄姆对保险业的理解,可能还及不上戴维森。当时格雷厄姆对保险业的主要观点还是:第一,它不能实现足够多的回报率,投保人的保费最终会因为赔偿而所剩无几;第二,它支付的股利也不够多,这既降低了总收益,也给股东增添了压力。格雷厄姆没有看见虽然保费和赔付之间的差额所剩无几,但保费缴纳和赔付的时间差里,这笔钱带来的投资回报全部归保险公司所有。因此,说伯克希尔保险帝国的根基是戴维森打下的,绝对不是抢功。
声明:该文章系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 zhicx#qq.com ,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