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唐中翻中:金融资产分类加强版

返回首页 永远好奇的唐朝 唐书房 2020-05-08 20:20:00 👍赞 (3)

老唐注:这是4月28日雅虎财经发布的巴菲特访谈中的第一个问题——雅虎财经总编辑安迪.塞尔沃对巴菲特的视频访谈,发生于2020年3月10日。

股神给年轻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必须要懂会计

知道有很多朋友等着我聊洋河、分众、古井、海康的年报,而且今年的年报的确有内容可聊。

但因为今年会计准则有变化,我觉着有必要在聊年报内容之前,先谈谈规则的重要变化,以避免很多信息的误解。

遂有此文。




境内上市企业自2019年11日起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境外上市企业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已经从201811日起执行。 

以投资者视角看,我认为这套新金融工具准则,最重要的是两大变动:

一是将金融资产从以前的四类改成三类;

二是金融资产的减值方法,从原来的“已发生损失法”,改成“预期损失法”,从而使金融资产减值,尤其是应收款和其他应收款的减值,涉及到“预期信用损失”的计算问题。 

这两项改动,导致金融资产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影响方式和程度都发生了变化。不搞明白这两个问题,看财报容易稀里糊涂踩坑。 

2018年5月,老唐曾经写过一篇中翻中短文谈论相关规则的改变。但由于当时还没有新规则下经审计的境内上市公司年报面世,所以文章不够全面 

今年的年报出来,可以重新码文说说金融资产分类和预期损失法的事儿了。本篇先说金融资产分类。 

旧准则里,金融资产分为四大类:

1)贷款和应收款项;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这些分类对报表的影响,我在2015年元旦出版的《手把手教你读财报》一书里,已做过阐述。 

新准则里,按照企业持有目的和金融资产的回报来源,将其分为三大类:

(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这次的修订在我看来是大进步,让报表更加清晰简单了。当然,修订好不好,那是理论家的事情。

对投资者而言,重要的是:理解准则。 

以老唐的中翻中风格,简单粗暴解释上述三种资产,就是:

(1)意图收息并等待到期还本的资产,就是“以余成本计量的金融产”。

从学名里摘两个字组成绰号帮助记忆:摊资(瘫子),瘫在床上啥也不干,等收息,等还本。 

(2)主要为了掏接盘侠口袋,赚取差价的资产,就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益的金融产”。

从学名里摘两个字组成绰号帮助记忆:损资(笋子),期待自己的资产向地下的笋子一样,嗖嗖嗖疯涨,然后好挖了卖钱。 

(3)既想……又想……的资产,两个目的黏糊在一起,公司说不清楚(或者不愿意说清楚)究竟是想收息还是等接盘侠的,就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合收益的产”。

从学名里摘两个字组成绰号帮助记忆:综资(粽子),黏黏乎乎捆在一起,说不清楚到底是为了收息还是为了等接盘侠。

下面分类说三种资产的特点及相关会计科目: 

第一种:瘫子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瘫子可以视为老准则下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及货币资金的合并项。 

它在财报资产科目里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债权投资等。 

以及与之对应的负债科目,比如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债券等——简单起见,后文都不说负债科目,只谈资产科目,你知道原因吗? 

瘫子的计量规则和过去一样:利息收入、计提的减值、中途转让带来的盈亏,都计入利润表。 

通常而言,利息就是按照资产本身约定的利率计算——没有利率的就没收益,比如应收账款。 

但有一种情况特例。不是很重要,但需要搞懂。它就是:实际利率和产品本身约定利率不一致。

比如期限大于一年且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的债权,溢价或折价买入的债权等。 

这类产品需要计算实际利率,并按照实际利率计算出来的利息收入计入利润表。

这个实际利率,简单理解就是将非均匀分布的回报,校正成每年收益率相同的回报。 

在《手把手教你读财报》78页,我举过一个“折价买入债券,如何计算实际利率”的例子。

前年的科普贴里,我举过一个“五年后一次性还本付息”的例子,相比而言,后面这个例子更清晰易懂,我拷贝过来。 

老唐股份有限公司认购了100万元甲公司的五年期债券,中途不付息,到期连本带利一次性归还150 

现金收益是在第五年才能收到,但老唐公司做报表时,依照会计规则,并不能将50万算成第五年的利润,而是要将其在五年里。怎么摊呢? 

首先,找个复利计算器,输入初始本金100万,时间5年,到期本息和150万,计算复合年化收益率,计算结果为8.45% 

第一年,老唐公司在利润表里计入100×8.45%=8.45万元投资收益但是实际收到的现金为0,于是账上就记录老唐公司持有甲公司债权余额为100+8.45=108.45万元 

这个108.45万元,就是了收益后下的金融资产成本,所以叫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第二年,老唐公司在利润表里计入108.45×8.45%=9.16万元投资收益,但实际收到的现金还是0,于是摊余成本变成108.45+9.16=117.61万元; 

第三年,投资收益117.61×8.45%=9.94万元,收到现金0元,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余额为117.61+9.94=127.55万元; 

第四年,投资收益127.55×8.45%=10.78万元,收到现金0元,余额127.55+10.78=138.33万元; 

第五年,收到现金150万元,但当年投资收益同样按照8.45%记录:138.33×8.45%=11.67万元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余额=138.33+11.67-150=0 

投入本金100万,五年收回本利和150万。期间记录投资收益合计=8.45+9.16+9.94+10.78+11.67=50万元

这就是“摊余成本”的计算方法。写这个不是要我们去计算,而是明白这个东西的原理,知道计入利润表的投资收益怎么来的。

第二种:笋子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它可以简单理解为以赚差价为目的的金融资产。不管是债还是股,只要公司持有目的是为了获取差价,那就归入笋子类。 
金融衍生品必须计入此类。权益类投资——主要是股票、基金,也包括优先股、可转债、永续债等带有权益性质的投资品,监管部门希望尽量归为此类。 
它最容易理解。当一项资产被归入笋子类后,市值波动+持有期间收到的股息或利息,都计入公司利润表的投资收益。 
笋子在财报上,分为两个科目展示:
①预期持有不超过一年的,记录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中衍生金融资产必须归入此类,并单独披露;
②自报表日起超过一年到期(或无固定期限)且预期持有将超过一年的,记录为“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 
因为是用公允价值计量且波动已经计入投资收益了,所以笋子无需计提计提减值准备。
第三种:粽子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粽子稍微复杂一点,它有两大类,处理规则不一样。 
A大类:权益类投资。 
权益类投资,就是带有股权性质的投资品。监管部门希望公司将权益类投资都计入笋子,公允价值波动直接计入利润表,简单清晰。 
但是,有些公司说:我持有这个股权,是出于长期目的,我不关心它的市值波动,我在乎的是分红,巴拉巴拉……
总之一句话,公司不想将它计入笋子——有的公司是真因为长期投资目的。也有的公司,其实就是害怕公允价值波动无法掌控,导致自己的报表净利润失控。 
于是监管部门就说:好嘛,你的钱你做主,按你说的办。但既然你说你不是炒股,不在意市值波动。那么咱们就让它的公允价值波动,从头到尾都不影响净利润。 
你不计入笋子,可以,但以后卖出时,差价也不能再算回净利润里来了,只能在净资产里调整。
双方达成一致,在报表里给这些权益类投资单独安一根黄花梨板凳: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属于粽子的特殊品种。
我们不妨从股权粽子,延伸记忆为股粽→屁股粽→肉粽 
肉粽的处理方法:
①分红计入公司利润表的投资收益;
②公允价值波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卖出时也不允许计入净利润。
正所谓“一入肉粽深似海,从此告别净利润”。 
肉粽有两个重要特点:
第一,不允许后悔,不能再改成瘫子或笋子;
第二,和笋子一样,不需要计提减值。 
B大类:计入粽子的债权类资产
我们叫它债粽,或者谐音菜粽吧 
菜粽的公允价值波动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只影响净资产,不影响净利润。 
但是,和肉粽不同的是:菜粽卖出时,在其他综合收益里累计的历年公允价值波动,一次性转出来,算卖出那年的投资收益,影响该年净利润。 
菜粽在资产负债表里通常分装在四个小碟子里: 
①资产自取得起,到期期限在一年内(含一年)的,叫:其他流动资产;
②资产自取得起,到期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叫:其他债权投资;
③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其他债权投资”,到期期限缩短为一年内(含一年)了,叫: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④分类为粽子的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叫:应收款项融资。
注意,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既有瘫子,也有粽子。怎么划分的呢? 
首先,公司将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分类,如果打算一直持有到对方付款,则作为“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核算,属于瘫子。 
如果计划中途背书转让或贴现的,则继续一分为二:
如果背书转让或贴现后,预计依然要承担连带担保责任,那么,继续算成应收账款或者应收票据,还是瘫子——主要是应收账款、商业承兑汇票,低等级城商行、农商行等小银行开出的承兑汇票。 
如果背书转让或贴现后,预计可以不再承担连带担保责任,算成应收款项融资,归为粽子类——主要是大型银行开出的承兑汇票。
所以,应收款项融资,其实就是指企业计划贴现或背书转让的、大型银行开出的承兑汇票。 
菜粽,也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一般也不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但如果发生某些信用风险,管理层认为公允价值没有反应这种信用变化造成的损失,也可以计提减值。减值作为利润表的费用,影响当期净利润——知道这条特例即可,很少见此类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
与三类金融资产相关的还有一个类别,可以放在一起解释:长期股权投资。 
2014年71日以前,一家公司持有的其他公司股权,一共有三种情况:

这三种情况:全资或控制的子公司股权,在母公司报表里按照成本法计量。
成本法的计量规则很简单,就是分红算投资收益,减值算费用,其他一概不管。 
但是,在报表合并时,子公司的全部资产和负债合并进来了,抵消了母公司持有的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也就是说合并报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里,不显示对全资或控股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联营和合营公司以权益法计算。权益法计算的规则也简单,就是:

上述子公司和联营或合营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新旧准则里没有变化。

有变化的是最后一种:无活跃市场、无法获得公允价值、无重大影响的非上市公司股权。 
在2014年71日之前的会计准则里,这些无法获得公允价值的非上市公司股权,归在长期股权投资里,按照成本法计量。 
2014年71日之后的会计准则里,将这部分三无股权从长期股权投资里赶出来。
能够获得公允价值的,要求计入笋子;不能获得公允价值的,计入“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于是从2014年7月之后,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的长期股权投资里就只有以权益法计量的联营和合营公司股权了。 
现在的新规则,自2019年11日后,将原来归入“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三无股权,再次修改分类。 
首选建议归入笋子。如果企业不想归入笋子,那就归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肉粽)。不管归为哪种,都将以公允价值计量。 
但是,刚刚不是说他们“无法获得公允价值”吗,那又如何以公允价值计量呢? 
标准定义冗长难懂,对做账的会计和审计的会计师重要,但对投资者不重要。
老唐简单粗暴地理解为:现在将“公允价值”划分了三种层次,可信度依次降低。 
第一层次:有公开市场报价的为第一层次公允价值。
第二层次:资产本身没有公开市场报价,但相似资产有,可以参照相似资产的可观察估值参数——比如市盈率、市净率、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报告等——进行估值,这是第二层次公允价值。
第三层次:使用自设估值参数和估值模型估值。
如果既没有可参考的估值参数,公司也无法使用合理参数做出估值,或即便做出来估值范围太过宽泛的,公司可以用历史成本代表这项股权的公允价值。这是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 
也就是说,历史成本现在也算纳入公允价值的定义范围,作为实在无法获取公允价值时的“兜底公允价值”
这样,所有的金融资产都统一以公允价值入账了。 
这样修订的好处,是我们不需要再操心三类资产之间的转换(重分类)。
——除了不允许转换的肉粽之外,其他金融资产之间的转换,很难‘创造’出额外的报表利润,因而上市公司也就失去了折腾重分类的必要,咱们看报表又简单清晰了一点。 
当然,这三个层次的公允价值可信度并不一样。
第一层次的公允价值是基本可信的。
第二和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由于各家采用的估值模型和参数取值不同,无法一刀切评价是否有猫腻或者是否合理,要具体看附注里披露的三个层次公允价值的估值方法——在报表附注的“公允价值的披露”部分里。 
好在上市公司持有的这类资产,一般规模不会很大,使用的估值模型也不大可能突变,对财报的影响都很小。
如果有突变,财报通常会披露原因(比如从未上市公司变成上市公司了,或者比如新增无关联第三方按照某估值水平真金白银投资了等等),届时你再看它的估值参数变化是否合理就行了。 
这是新准则下关于金融资产分类必须要知道的内容。
老唐的简短表述,肯定达不到学术上的精准要求。但对于投资实战而言,我认为理解到这程度基本足够了
汇总一下,本文精要大致如下表:(表中计量标准应为初始计量)

与之对应的金融负债,通常上市公司会直接将其分为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两种,可以理解为笋子债和瘫子债两大类。

本文之所以在负债方面着墨甚少,是因为我认为负债数据直接采信报表数据即可。
毕竟负债作假需要对手方配合,远没有资产造假容易。而且负债的造假成果,依然需要用假的资产去体现。
所以,投资者聚焦于资产,已经可以起到考证负债的效果。
另外:
巴菲特说他的会计知识来自自学,好巧,俺也一样
老唐对新准则的理解完全来自财报阅读和自己翻书,完全可能有理解错误或片面的地方。 
我知道书房的读者里,有不少资深的注册会计师,也有很多经验丰富的财务工作者
如果发现老唐的表述有错误或者疏漏,请完全不需要考虑面子问题,直率指出即可老唐预先表示感谢,谢谢谢谢
文末提醒:
今天同时推送了四篇文章。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后面还有一份通知+两篇精彩的读书笔记

声明:该文章系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 zhicx#qq.com ,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