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件幸事就是在唐书房抢到了老唐新作《巴芒演义》的签名版。
章回体古朴的外表下,流淌着的是诙谐又不失隽永的文字,娓娓道来,却暗藏功力,旁征博引,却了无痕迹。
读时几曾拍案称绝,读后想畅写所思,却又敲笔数日。
昨见老唐新文,说输出本身已经是对自己莫大的帮助,亦是非常深入的学习过程。我能借此机会,结合《巴芒演义》的阅读,对自己的投资心路历程做个总结,也是很好的事。
每个进入市场的人,谁不想凭借自己的聪明、勤奋或运气,练就一身无往不克的投资“神功”,笑傲市场,成就一番“股侠“神话?
从这个角度说,《巴芒演义》就是一代大侠股神巴菲特的养成史。
作为只有三年股龄的小虾,了无所成,不敢对如何修炼“神功”置喙,只想在此勾勒一下自己所领悟到的“修炼要诀”。
所云尽是个人感悟,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这要诀,我窃归之为九个字:生信念、戒贪欲、下功夫。
第一,生信念。
做任何事,都必先有个指导思想,有个自己认同的逻辑,这个逻辑就是“信念”。
如果没有逻辑支撑,很容易成也迷茫,败也糊涂,最终成败就只能交给命运了。在投资中,这个“信念”就是我们选择的“道”。
最终决定一个人走多远的,是你踏上的道路而不是你有多能跑。
《巴芒演义》中,老唐为我们展示了不同“道”上的投资大师们不一样的人生。
在第四十一回(P340)老唐为我们总结了四条有复制价值的投资正道,同时指出最具有学习价值的是巴菲特1972—1999年伴随优质企业成长的模式,也就是现在常说的“价值投资”。
要真正走上价值投资的道路,我们就必须坚信股市能赚钱。
老唐推荐书单里,有几本书就是帮你建立“股市一定能赚钱”这个信念的。
最典型的是西格尔教授写的《股市长线法宝》,这本书用详实的数据为我们展示了现金(美元)、债券(包括长、短期美国国债)和股票的收益率,在越长的时间范围内,股票就越能展现出惊人的优势。
在《巴芒演义》中,老唐又提到:“在法币时代,现金是唯一确定会贬值的资产”更加深了我们对应该在股市求生存的信念。既然股市这么能赚钱,那么赚的是哪里的钱?
首先要理顺的一个概念就是“股票”。老唐在《价值投资实战手册》中有精彩的阐释。他说,股票应该多从“股“的概念理解,少从“票”的概念出发。
总之,一句话:买股票就是买企业。企业赚到钱了,你就赚到钱了。
只要社会在进步,那么推动社会进步并分享社会进步带来的巨大红利的当然就是那些优秀的公司,买入这些公司的股票就相当于让公司所荟萃的社会精英,用他们优质的资源和绝佳的生意模式来源源不断的为我们创造财富。
关于这一点,但斌老师在《时间的玫瑰》里的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我们从来都不担心中国人创造和积累财富的能力。
秦末够惨了吧,楚汉相争,华夏疮痍,只用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便有了国力昌盛、人民富足的文景之治;
南北朝政权对峙、人民流离,够惨了吧?也仅仅用了几十年,就有开皇、贞观之治,大唐盛世,百代想往;
五代十国够惨了吧?北宋统一以后几十年间,中国人就创造出占世界GDP一半的财富。
而今,又是和平岁月,聪明勤劳的中国人,一定会取得超越祖先的成就。
巴菲特说自己幸运,是因为自己出生在那个时代的美国。我们何尝不能更有底气的说,“我们更幸运,因为我们出生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呢?
所以,一定要坚信,如果你长期持有中国优质的企业,你一定能赚到钱。
既然可以赚到钱,那我们是否知足常乐,赚点就扬长而去,或只拿少部分资金图个乐,盈亏都不在乎呢?
我觉得杨天南先生在《一个投资家的二十年》中的观点可以帮到我们:投资是来解决问题的。如果你一切都好,一切无所谓,那当然无所谓,若有问题要解决,就要敢于下注。
下注的信心在哪里呢?也是在这个信念里。
我们一定能赚到企业成长的钱。但是要真正生起对价值投资的信念,还差最后一条要想通:
我们赚不到预测市场的钱。
想靠预测市场赚钱的人太多太多,这方面的理论和书籍也是层出不穷。
《巴芒演义》中(P349)讲农场的例子时,把这称为试图“猜对傻子想法”,简直是令人拍案叫绝的比喻。
我想到自己刚入股市的半年,兴致勃勃买了一堆书,诸如《从零开始学炒股》《K线读图术》等,苦苦研究何谓M顶、十字星,啥叫三只乌鸦,以及它们代表的含义,总体的感觉就是一个字——虚,或者三个字——凭什么?
凭什么靠这些形态就可以预测后市?我想背后的原因需要深刻领会,于是又买来《量化分析》《金融心理学》等,试图为这些短线技术找到逻辑支撑,但最终发现,很难让人有通透的感觉,越深想就越迷茫。
也有人试图做“中线”,想从宏观分析入手,对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市场走势作出预测。我没有读过这方面的书,不敢随便评论,只是简单的凭信念说——我不信。
能帮我们破除这些“猜傻子想法”的一本书,是《股市真规则》,书名听起来容易产生“错觉”,实际上半本书都在告诉你,技术分析和宏观预测都是靠不住的。
在《巴芒演义》中,老唐给了我们破除“预测市场”念头的大刀——长期资本的破产。
包含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梦幻组合运用最先进的市场理论和数学手段最终仍以失败告终,作为智商和阅历远远不及他们的我们,怎敢自大狂妄到认为自己可以在这方面比他们做的更好?
实际上《巴芒演义》第319页的表格,已经用数据告诉我们,投资收益的来源主要是企业利润,而投机带来的收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即使你以前确实赚到了预测市场的钱,即使现在你周围仍然还有很多人靠预测市场一夜暴富,即使有层出不穷的理论,甚至包括一些名人大腕,声称自己具有预测市场的方法,我们仍然要坚信——我们赚不到预测市场的钱。
偶尔的赚到不是赚到,长久的赚到是不可能的,这是有科学和数据支持并且经过大量实践检验的真理,我们必须坚信。
是谓之“信念”。
我闻是说,如醍醐灌顶,满心通透,不由得自己不信。
当然还是有很多人不信,谁都可以选择不信。佛渡有缘人。
第二,戒贪欲。
生起了信念,就可以着手做了,但是要想清楚做什么之前,先要想清楚自己不能做什么。
如果我们已有信念,其实不用人教,我们已经知道要怎么做。
我们既然相信,预测市场做不到,那么就应该相信——精确抄底做不到、精确逃顶做不到、差价做T做不到。
拿我自己来说,虽然觉得价值投资的理论是如此美妙,但是仍然在390元、410元、640元、800元……等处多次卖飞茅台,并为此懊悔良久。为什么自己管不住手呢?
明知市场难测而想抄底、逃顶,无非两个字——太贪。
想尽最大可能短时间内赚最多的钱,不是贪是什么?想在你买后就涨,卖后就跌,不是贪是什么?正是贪念,让我们失去慢慢变富的耐心。
失去耐心的表现还有——盯盘、频繁操作等。
盯盘就像放弃原本美好的生活,虽然明知自己不买也不卖(涨跌停板所限,短期报价不会落在自己的买卖区间)却专门搬个凳子跑到农场交易市场围观傻子报价。
若是仅仅看看热闹也就罢了,如果自己的心潮随着报价的高低而起落,甚至激动狂躁、心跳加速,那就真是莫名其妙了。
有人做过研究,过于频繁的盯市,只会让人增加痛苦的程度。巴菲特也说,看市场报价最合适的时间是一年。
若见诸盈非盈、诸亏非亏,则心不乱。“股价”所带来的盈亏只是市场情绪的表现。
以前我曾留言问老唐为啥某票股价长期不合理,老唐只答“股价没有为什么”,一句胜过万言。
解此,再细品自己以前奉若圭臬的一些金句,如“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父”、“设置好止损止盈线”、“落袋为安”等,不禁一笑。
频繁操作本质上是一种盲目自信,盲目相信自己新看中的股票在扣除手续费后的表现超过卖出去的,或者盲目自信短期股价会向着自己期待的方向前进。
其实:
频繁操作的最大的罪过在于打扰了复利。
爱因斯坦说过,复利是人类第八大奇迹。
巴菲特能够拥有优异的长期表现,也是充分发挥了复利的作用。这让我想到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说过的一个悖论:对于一个飞翔的箭矢,你一直盯着它看的话,它是不动的。
这个听起来荒谬的悖论,在量子力学里面竟然真的发现了——对于一个量子体系来说,如果你高频率的对其进行测量,那么它将停留在你最开始测得的状态而停止演化。
其背后的数学原因,也是这种高频的操作打断了指数函数的积累。这和高频操作会减少投资者的收益是多么相似!
怎样克服自己贪欲和由贪欲导致的盲目自信呢?巴菲特给出了能力圈的概念。
能力圈其实就是为我们的贪心划了一个界限——只赚并安于赚自己能赚到的钱。
不管外界多纷繁缭绕,诱惑多多,我们只呆在自己的能力圈里,安然悠哉,观那天边云卷云舒,管它别处涨停跌停。
如果看到哪个板块涨的好,就冲进去,或看到别人的股票涨得比自己好就羡慕嫉妒,也要买一些试试,那就是在能力圈里坐禅的功夫不到。
初入股市的我,热快积极频换手,到现在已经诚惶诚恐、如履薄冰,不敢乱动。既是不敢动,也是不想动。
能力圈是自己已探明的安全区域,圈外遍地荆棘,黑暗恐怖,虎狼环伺,皆欲食我。钱是血汗钱,身家之所系,暗处探明前,当作如是观。
所以,能力圈不在于大,而在于我们确定自己真的已经足够了解它。
我们似乎觉得其实不需要多勤奋,只要懒懒的呆在自己能力圈内吃喝玩睡就行了。
佛说懒惰,即非懒惰,是名懒惰。
所以我们还要下功夫,而且要下大功夫才行。要不然就会发现场面很尴尬——自己没有能力圈。
第三步,下功夫。
若听说安睡能赚钱,就随便买一些股安睡去也,到头来可能会一无所获(其实结局很可能超过很多股民)。
在任何领域要想取得不寻常的成就,要么有不寻常的天赋,要么就要付出不寻常的努力。
巴菲特和芒格都是终生学习的典范,芒格被称为“长着腿的书架”,巴菲特也从未停下过学习和思考的步伐,在1972年左右,他投资风格的转变也是向他人学习并深入思考的表现。
功夫下在何处呢?在《巴芒演义》全书的最后老唐分明给出六字真谛:
别瞅傻子,瞅地!
就是在告诉我们,功夫不要用在瞅傻子上。
瞅傻子,预测傻子,占用了自己过去大量的经历,短线技术分析、交易心理分析、金融心理学甚至宏观预测,本质上都是“瞅傻子”的学问。
老唐的态度很明白,也很坚决——别。
功夫要用在瞅地上去——发现好地,然后用合适的价格买下它。
有时,识别一块地是好地还是坏地只要一些常识即可,并不需要特别神奇的功夫。
但若要比普通懂常识的人看的准那么一丢丢,就需要下极大的功夫了,甚至要比去“猜傻子”更要勤奋。
书房的朋友应该都可以体会到老唐刷书的勤奋。
在怎样选择好地这方面,国外的书《股市真规则》后半部分写的不错,涵盖足够广泛。
但若要说深刻细致,据我目前看到的,还是老唐的《价值投资实战手册》关于茅台、腾讯、海康等企业的分析最好,再就是新书《巴芒演义》中对巴菲特几个收购案例的讲解。
凯利公式暗藏隐患,神奇公式“分散过度”,或许在启发着我们,想要靠研究出数学公式或机械化操作流程代替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考,从而把投资真的变成“懒惰”者的游戏,是不可能完成的。
那有没有稍微省力的方式呢?我认为是——抄作业。
这让我想起有人嘲笑老唐盈利全靠茅台。这个嘲笑者才真是可笑。
就像大家都去买马,有一位买马者坚持认为千里马是千里马,千里马威武的时候,他认为千里马是千里马,千里马受伤了,他认为千里马是千里马,千里马饿了困了打盹了,他还认为千里马是千里马。
有人一会认为千里马是千里马,一会认为百里马是千里马,有人一直认为毛驴是千里马,最后比赛跑输了,有人出来嘲笑:“那个人赢了,不过是因为他能选出千里马,并坚持骑着千里马。”
要知道,投资理论千千万,投资大V千千万,每个理论和大V都有自圆其说的逻辑框架,也都非常有道理,有的能拿出复杂的数学方程来支持自己,有的能拿出优秀的过往业绩来作为证据,在如此繁多的理论和大V中,坚定认为某一个是值得信赖的,真的只是运气吗?
巴菲特选牛股是能力,难道投资者选出巴菲特就不是能力吗?
投资,终究还是认知能力的变现。
老唐曾经有一段绝妙的论说。以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追涨杀跌;后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不敢追涨,也不敢杀跌;最后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涨也追得,跌也杀得。
我想,用在抄作业这事上,亦应如是。
后记:有人曾因“傻子”的提法在书房怼过老唐。
其实老唐和我本文中的“傻子”并非藐视市场参与者,而是借指处于疯狂状态下的市场先生,同时借助这个形象,把观念深深刻在读者头脑中。
称是傻子,即非傻子,是名傻子。
补记:《巴芒演义》提及巴菲特用自己的财富布道。我们来看老唐这几年出版的几本书都做了什么。
说实话,我第一次接触到价值投资的理念,并非从老唐这里来,而是在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西格尔的两本书《股市长线法宝》《投资者的未来》中看到的。
但是当我读了老唐的《价值投资实战手册》后,我发现自己读过的这几本书的主要观点被老唐精炼准确幽默的总结在前两章中。
若精力不够的同学,我建议读了老唐的这两章,价值投资的信念也便生起了。
有了信念,难处就在于分析企业了,其中读财报是必备技能,老唐用两本《手财》教大家,对企业的业务分析则贯彻在《手册》最后一部分以及书房的文章里。
老唐用一人之力给有缘人搭建了踏上价值投资道路的所有条件。
新书《巴芒演义》是在巴菲特真实的投资历史中,把这些“部件”串起来,让大家身临其境,重温巴菲特的智慧之光。
声明:该文章系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 zhicx#qq.com ,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